创新型医药企业有望拔头筹截至2010年,我国生物产业产值超过1.5万亿元
近日科学技术部发布的《“十二五”生物技术发展规划》在医药板块久未散去的阴霾中投下一缕阳光。规划中表示,全球生物产业的销售额每5年翻一番,年增长率高达30%,是世界经济增长率的10倍,生物产业已成为增长最快的经济领域。2010年我国生物产业产值超过1.5万亿元。
规划提出,我国生物技术发展的目标是:生物技术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升,生物技术整体水平进入世界先进行列,部分领域达到世界领先水平。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制造、生物能源、生物环保等产业快速崛起,生物产业整体布局基本形成,推动生物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之一,使我国成为生物技术强国和生物产业大国。
龙头企业将明显受益
《“十二五”生物技术发展规划》对研发和产值增长都有量化规定,具体说来,发表SCI论文总数达到世界前3位;申请和授权发明专利数总数进入世界前3位;生物技术研发人员达到30万人以上,生物技术人力资源总量位居世界第一;生物产业年均增长率保持在15%以上。
东方证券医药行业首席分析师李淑花认为,研发是重中之重。从中长期来看,《“十二五”生物技术发展规划》鼓励自主创新,对我国目前仍处于低水平仿制阶段的生物制药产业有明显推动作用,子行业龙头公司有望受益明显,如恒瑞医药(600276)、海正药业(600267)、云南白药(000538)、科华生物。
规划指出,在生物医药技术和产品方面,围绕艾滋病、病毒性肝炎、结核病等重大传染病,突破临床诊断、预测预警、疫苗研发和临床救治等关键技术,研制新型诊断试剂和新型疫苗;并建立疫苗和抗体的大规模和快速反应生产新技术,系统的疫苗效果及质量评价技术体系,人源化抗体构建及优化技术;对传统疫苗进行改造增效,针对新发、再发重大传染病和多发感染性疾病研制新疫苗和抗体药物;针对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代谢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重大非感染性疾病,研制治疗性疫苗和抗体药物。
据此可以判断,未来高端创新药、针对大病种的疫苗和诊断试剂、治疗性疫苗和抗体、高端体外诊断系统、高端生物医用材料等将有望成为政策极力推动的发展方向。这方面涉及的上市公司有华兰生物(002007)、天坛生物(600161)、智飞生物(300122)、沃森生物(300142)、兰生股份(600826)、海正药业。
中药也将获得重视
此外,中医基本理论研究、中药及方剂应用、针灸辩证论证基础研究等领域都将获得重视。例如,在生物农业技术及产品方面,规划提出针对特种生物资源,重点开展冬虫夏草、灵芝等重要珍稀药用真菌资源化工程技术的研究,开发高附加值系列产品;发掘和筛选在特殊环境生长、具有重要应用价值的生物资源,开展人工培育技术研究,建立种苗繁育基地,开发深加工系列产品。符合中药现代化主题的有天士力(600535)、以岭药业(002603)等。
在保障措施方面,规划鼓励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支持,引导金融机构建立适应生物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特点的信贷管理制度,促进金融机构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发挥多层次资本市场的融资功能,大力发展债券市场,大力发展创业投资和股权投资基金,鼓励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设立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引导社会资本进入生物技术领域创业投资。
国金证券(600109)认为,医药产业现处在最困难的时刻,医药板块已经度过了一年的紧缩期,也经历了类似基药降价这样极端性的政策出台。从三季报读出,收入已经在恢复,利润还在筑底。2012年医药行业相对于今年而言将是一个比较稳定的局面,医药行业的成长性投资得以恢复,对政策节奏的把握很重要。
产业规划指明发展路径生物制药仍继续高速发展
近日,十二五生物技术发展规划正式出台。多家券商认为,规划将推动我国生物技术的发展,提高生物科学的产业化水平,单抗、重组蛋白、靶向药物等领域产业腾飞在即。
11月28日,科学技术部发布了《“十二五”生物技术发展规划》。国泰君安报告认为,规划提出了生物技术演进的路径和目标。规划突出了技术发展的系统性,有助于形成从科研到产业、产品的技术体系,是我国从生物科研强国到生物产业强国迈进的重要支持。
华泰联合报告显示,我国的生物制药在2002年至2009年期间的复合增速高达27.5%,为我国新兴产业中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但在医药产业中的比重依然大幅低于国际市场,仅9.5%,约为全球生物制药比重的一半。按国际市场目前18%和预计2020年33%的标准,我国生物制药发展空间巨大。随着对生物产业的扶持力度逐渐加大,预计未来生物制药的工业总产值将持续高速增长,有望维持25%以上。
齐鲁证券预计,十二五期间,生物医药产业由中央财政扶持资金将超过400亿(十一五期间这个数字是190亿)。通过创新药的带动,中国医药(600056)工业的产值将以20%以上的增速,逼近4万亿元的规模目标(2010年中国医药工业总产值12560亿元,同比增长21%)。整个医药工业的产值在“十二五”时期占到国家GDP的7%~8%(2010年这一比例是5%)。
国泰君安指出,规划中提出生物医药领域技术创新的方向将在于突破一批药物创制的关键技术和生产工艺,包括新型诊断试剂、新预防疫苗、治疗性疫苗、单抗等。这些领域的技术的突破将有利于大规模产业化发展和市场的培育,为生物产业下一轮重要品种发展提供优良土壤。
立足以上判断,华泰联合证券看好单抗、疫苗、重组蛋白和干细胞四个子行业,建议关注单抗、新型疫苗和长效蛋白三类产品。
单抗是“领头羊”。单抗位于生物制药金字塔的顶端,具有最高的成长性、市场潜力、进入壁垒和“重磅炸弹”率,同类竞争少可保持高毛利率。此外,国内单抗与发达国家差距较小,目前是发展的有利时机,研发高潮即将来临。
疫苗行业维持高景气度,新型疫苗和治疗性疫苗是发展方向。当前二类疫苗是市场主体,流感疫苗、狂犬疫苗和乙肝疫苗等迅速崛起。
宫颈癌等癌症疫苗、肺炎疫苗、治疗性乙肝疫苗、治疗性艾滋病疫苗等陆续进入临床,备受市场关注。
当前我国重组蛋白市场稳步发展,复合增速约为25%。国内的制药企业在长效品种开发方面已有一定积累,目前部分品种已处于审评阶段。随着长效蛋白陆续上市,将加速重组蛋白市场的新一轮扩张。
此外,国泰君安还看好小分子靶向药物。报告显示,靶向药物不只针对一种癌症,产品可以获准新的适应症来保持持续的高速增长,目前国内的小分子靶向药物的研发进程较快,多家医药企业已构筑了自身研发平台。
投资策略方面,华泰联合建议关注行业趋势突出、研发能力强、产品线优秀的企业:长春高新(000661)、华兰生物(002007)、智飞生物(300122)、迪安诊断(300244)、ST中源。
生物仿制药未来5到10年将迎重要发展机遇
生物仿制药带来的机会成为近年来医药界最关注的焦点。
最为吸引眼球的一组数据是:2010年全球药品市场的销售额达到8500亿美元,其中生物技术药与仿制药创下新高,分别达到1400亿美元和1200亿美元。在美国以外,生物仿制药的销售额也突破了10亿美元。
11月25日-26日,由生物谷主办的生物仿制药高峰论坛在上海召开,论坛围绕“生物仿制药产业趋势与关键技术”等话题深入讨论与分析全面阐释。与会专家认为,2013年、2014年,一批生物医药专利将集中到期。美国FDA针对生物仿制药的法规也即将出炉,预示着生物仿制药在未来5至10年将迎来重要发展机遇。
与会专家表示,中国已经批准上市的13类25种382个不同规格的基因工程药物和基因工程疫苗产品中,只有6类9种21个规格的产品属于原创,其余都属于仿制。上市公司中,海正药业(600267)牵手辉瑞,先声药业联手默沙东,复星医药(600196)与龙沙集团联姻,均被认为是国内企业拓展生物仿制药的代表。
据悉,我国的生物仿制药研发已具备一定基础。以上海为例,已经有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华新生物、万兴生物等7家企业拥有干扰素、生长激素等药物。据上海市生物医药科技产业促进中心副主任傅大煦介绍,“十二五”期间,在重组细胞因子药物与生物治疗产业的发展方向,将重点开展针对新靶点的创新基因工程细胞因子、自体细胞治疗和基因治疗的研究。
科技部技术顾问李向明研究员对中国生物仿制药企业提出建议,专利到期前,就提前布局仿制,并可增加适应症等,都是生物仿制药的机会。但企业是否有机会,还是看是否有专利,核心技术。
嘉和生物药业有限公司战略合作总监陈如雷向记者表示,据权威预测机构发布的数据,到2021年全球的生物仿制药将达2500亿美金。他同时表示,技术上成功,不等于商业上成功,在整个生物制药领域尤其如此。不要仅仅盯在技术层面,市场销售和渠道同样至关重要,要有市场运作的工夫,商业才有望成功。
中国医药(600056)科技成果转化中心芮国忠主任提醒,国内搞创新药,一定要想好商业思路,有市场再去搞创新,不可为创新而创新,要为商业而创新。
中投证券认为,欧美等规范市场生物仿制药正在快速发展,其中重组蛋白药物和单抗药物给生物仿制药行业带来巨大的发展空间。
生物医药“蓝海”浩瀚
在今年10月30日晚举行的天士力(600535)一类生物医药普佑克的上市庆典上,研发负责人员回想起长达十年的艰辛历程,禁不住潸然泪下。
截至目前,天士力的普佑克是我国今年唯一获批上市的生物医药,其背后凝结着4.5亿元的高额投资和为期十年的“研发—产业化”之路。
回报同样惊人。该药物在国内面临的唯一竞争对手是来自德国的TPA公司,也就是说,两家公司将共享中国每年数以亿级的特异性熔栓药物市场。
以高投资、高风险、长周期和高回报为特征的、并一直蒙着神秘面纱的生物制药,没有挡住中国医药(600056)企业的步伐和激情。目前A股医药上市公司对生物技术药物开始全面布局。抗体产品与疫苗的研发、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的防治成为重点发展方向。
更可喜的是,政策打响了生物医药产业大发展的“发令枪”。
随着生物产业被纳入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生物医药也成了资本角逐的热门领域。在上周召开的生物技术投资峰会上,资本界大佬纷纷捧场。多位基金人士向记者表示,未来会将生物医药作为注资重点。银行界人士也不约而同地表示,将与生物药企密切合作。
仅以北京为例,今年上半年全市生物医药产业销售额达255亿元,同比增幅22%。在37个工业领域中,排名第四。
可以确定,在政策、市场的合力推动下,生物医药的这片浩瀚的蓝海,将掀起惊涛骇浪。其中,高增长、大品种带来的爆发力绝对会吸引无数眼球。
生物技术已进入产业化阶段将迎来黄金发展期
29日,沪指大涨近30点,重新回到2400点之上,报收2412.39点,收出带下影的小阳线。大盘能有效摆脱近一周的调整,生物医药板块功不可没,开盘十分钟莱茵生物(002166)便率先拉出涨停,带动整个生物医药板块个股开始活跃,最终青海明胶(000606)涨8.70%、海王生物(000078)上涨3.43%、达安基因(002030)上涨3.76%。板块强势的背后,源自政策红利的降临——科技部28日发布《“十二五”生物技术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生物技术已进入产业化阶段
《规划》明确表示,将建立多渠道投入机制,加大财税金融等政策扶持力度,推动“十二五”期间我国生物技术整体水平进入世界先进行列,推动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制造、生物能源、生物环保等产业快速崛起,并制定了明确的时间表:至2015年,我国生物产业整体布局将基本形成,力争推动生物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之一,生物技术人力资源总量位居世界第一,生物产业年均增长率保持在15%以上。
而据记者观察,该《规划》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世纪顽疾的方法和发展规模,财政上,《规划》强调将设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建立稳定的财政投入增长机制,增加中央财政投入,创新支持方式;整合政府科技计划(基金)和科研基础条件建设等资金,加大财政对生物技术及产业的支持力度。
《规划》指出,当前,生物技术正进入大规模产业化阶段,全球生物产业销售额每5年翻一番,年增长率高达30%,是世界经济增长率的10倍,生物产业已成为增长最快的经济领域。
现阶段重点关注小市值品种
我们认为,未来三年生物产业将迎来黄金发展期,而生物产业中的上市公司自然是近水楼台。由于目前大盘尚未完全走强,在成交量尚未有效放大之下,小市值品种值得高度关注。
1.汉森制药(002412)亮点:从事胃肠疾病、骨伤科疾病及心脑血管疾病中药制剂的研发、生产及销售,有83个品种被列入国家医保目录,39个品种被列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独家发明产品四磨汤疗效确切,适用人群广泛,可用作儿童助消化药,预计具有40亿元的市场空间。
市场表现:该股昨日报收28.10元,涨1.59%,已创出除权以来新高,复权达56.20元,10月下旬强势拉出多根中阳,近期更以四连阳创新高,如量能放大,有望进一步加速上涨。27.82元左右为强势分水岭,短线有望挑战29.54-29.85元。
2.众生药业(002317)亮点:核心产品为复方血栓通胶囊,独家产品复方血栓通胶囊和众生丸均为国家中药二类保护品种,处方药复方血栓通胶囊定位于心脑血管和眼底病用药两大市场。
兴业证券点评十二五生物技术发展规划
科技部消息,科技部于近日发布了《“十二五”生物技术发展规划》。《规划》指出生物技术是当今国际科技发展的主要推动力,是当今世界高技术发展最快的领域之一,已成为国际竞争的焦点。
兴业证券[11.005.16%股吧研报]发布研报点评此事。从长期来看,《规划》的实施将加强我国生物技术基础研究实力和相关企业的创新研发能力,而从短期来看,《规划》的公布也将为相关生物制药企业提供一定的主题投资机会,重点关注以下品种:
1.中药现代化主题:天士力、以岭药业;
2.重大传染病防治、新型疫苗主题:天坛生物、华兰生物、重庆啤酒
3.抗体药物主题:兰生股份(中信国健)、海正药业、双鹭药业;
4.体外诊断主题:科华生物、达安基因。
中信证券:“十二五”生物技术发展规划促进生物医药业跨越发展(荐股)
11月28日,科技部发布《“十二五”生物技术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提出全面推进我国生物科技与产业的快速发展,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投资建议。
“十二五”期间,“创新”被提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本次发布的《“十二五”生物技术发展规划》也提出,要基本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药物创新体系。
目前的行业政策导向,使得具有门槛及保护的独家品种、专利药品及中药保护品种享受更高的利润率,更易于市场推广,我们预期这些品种将会成为企业重要的盈利所在。从投资企业的角度而言,我们建议投资者关注具有长期竞争优势的企业(主要是研发型的蓝筹),以及具备从小公司长成大企业潜质的“成长股”。
研发创新及拥有独家品种医药企业。研发是医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石,拥有重要独家品种的企业将在长期竞争中胜出。标的公司为恒瑞医药、天士力、以岭药、海正药业、华东医药、云南白药、康缘药业、华润三九等。
成长股组合。考虑到大品种对于小企业的业绩贡献弹性更大些,我们挑选了拥有重要品种的小企业,组成我们的成长组合,标的公司为莱美药业、翰宇药业、千山药机、长春高新、上海凯宝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