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陕西中药研究所(陕西医药信息中心)网站!
当前时间:
陕西中药研究所(陕西医药信息中心)
咨询热线
029-33213061 / 33213060
网站首页 新闻资讯 行业动态 详细内容
中医体质分类为个体化诊疗提供新思路
发表时间:【2012-08-31】
字体大小:【放大】 【正常】 【缩小
浏览次数:【2209】次
     由北京中医药大学体质研究中心王琦教授开创的现代中医体质学的体质分类研究,是依据中国人体质的个体差异性和群体趋同性,将人群分为9种基本类型,对体质与疾病的关系、干预体质防治疾病的作用机理进行探讨,体现了“因人制宜”的思想。这9种类型分别为A型(平和质)、B型(气虚质)、C型(阳虚质)、D型(阴虚质)、E型(痰湿质)、F型(湿热质)、G型(血瘀质)、H型(气郁质)和I型(特禀质)。其中除A型(平和质)外,其余8种体质属于偏颇体质,即虽然没有明确的疾病,但是个体体质呈现出阴阳、气血、津液相对失衡的状态。
 在全国范围自然人群中进行的21948例大样本流行病学调查证实了以上9种体质类型确实存在。其中,平和质占32.75%,偏颇体质中排在前4 位的依次为:气虚质、湿热质、阴虚质、气郁质。人类全基因组表达谱研究发现,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与平和质比较具有独特的基因表达谱;对PPARD、PPARG、APMI基因的多态性进行检测,发现这4种体质类型分别具有特定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分布和特定的单倍型分布。另外,研究发现阳虚质甲状腺激素受体β(TRβ)表达下调。这些研究提示,不同中医体质类型具有独特的分子特征和遗传基础。
 王琦认为,中医体质研究体现了“因人制宜”的个体化医学思想,为个体化诊疗提供了方法和工具。个体化诊疗的核心科学问题是“怎样才是个体化”,这就不仅要注意到个体的差异性,还要重视群体的趋同性,以及不同类型个体与疾病的相关性等问题。面对全球65亿人口,基于基因测序的个体化诊疗可能难以实施,而将人群按照体质进行分类,从个体差异中找到趋同性,就便于大面积推广。
万企互联 咸阳网站建设 万企微信 IDC主机测评 域名转发系统 IP地址查询 万企工具 超越彼岸BEYOND 六佰号MSDN系统 TOP图标库 六百号技术 众创保洁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