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陕西中药研究所(陕西医药信息中心)网站!
当前时间:
陕西中药研究所(陕西医药信息中心)
咨询热线
029-33213061 / 33213060
网站首页 新闻资讯 行业动态 详细内容
中药创新要迈开“两条腿”
发表时间:【2012-09-03】
字体大小:【放大】 【正常】 【缩小
浏览次数:【2106】次
     8月30日,“现代中药协同创新中心”在天津国际生物医药联合研究院举行揭牌仪式。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在仪式上指出,随着开发新的药用化合物的难度和风险不断加大,制药界普遍将目光转向老药的改造和新的适应证的开发。在中药领域,同样应当把大品种中成药的二次开发和现代创新中药的开发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两条腿”走路。
  老药改造大势所趋
  制药企业通过对阿司匹林原药的改造,创造出一种新型衍生物聚阿司匹林,可有效治疗骨质疏松症,被广泛应用。臭名昭著的沙利度胺(反应停)在1998年被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批准作为治疗麻风结节性红斑的药物重新上市,同时被发现可用于治疗多种癌症、强直性脊柱炎、类风湿性关节炎、血管畸形所致消化道出血和骨髓纤维化等疾病,实现年销售额超过两亿美元。同时,活性更强且没有致畸性的新“反应停”也被批准上市。这样的成功案例不胜枚举。
  张伯礼介绍,相对于新的药用化合物新药的研发,老药改造具有低成本、低风险、高回报的特点。目前在美国,仅有5%的研究新药能够进入临床前研究,又仅有2%能进入临床试验,又有80%在临床试验阶段被淘汰,即在新药上市前的整个研发过程中淘汰率高达99%以上,风险巨大。因此,国外制药企业将研发的目光普遍转移到老药改造和老药新用上去,以降低研发成本和风险。
  从国内来看,对中成药的二次开发蓬勃发展,成效显著。如在天津市政府的支持下,天津中医药大学率先开展了中成药的二次开发研究,形成了中药二次开发的策略和规范,建立了中成药二次开发系列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平台,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天津市二次开发的30个品种的年销售额从12.2亿元增加到35.5亿元,5年利税26.3亿元,成功经验被列入多项国家计划予以推广。因此,新成立的协同创新中心将把中成药二次开发作为现代中药首要的创新方向。
  复方中药迎来机遇
  张伯礼指出,现代中药开发的“另一条腿”是创新中药的开发,从新药研发规律来看,多成分的复方药物的研发已成为药物创新的新趋势,这给擅长应用复杂方药治疗复杂疾病的中医药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随着疾病谱的变化,传统的以靶点为导向的新药研发面临重大挑战,呈现出高投入、高风险、低成功率、低回报等的“两高两低”特征。因此,近年来国际上新药研发的思路也发生明显转变,基于固定比例的、以组合化学为基础的复方药物研发成为重要方向。而与此同时,随着测试分析、微量富集、指纹图谱等关键技术的快速发展,中成药成分、药效的稳定、可控已逐步成为现实,使开发复方的现代创新中药成为可能。
  张伯礼认为,研发复方的组分中药是科技发展的必然,具有强烈的时代背景,是现代创新中药研发的一种崭新模式。据他介绍,经过连续三个“973”计划项目的支持,天津中医药大学已形成了组分中药研发模式和技术体系,建立了“标准组分、组效关系、组分配伍、优化设计”的技术路线,使现代创新中药研发思路和模式具有了坚实基础。因此,现代创新中药的研发将是现代中药协同创新中心的第二个重要研发方向。
  张伯礼指出,中药创新应抓住影响产业发展的关键性问题,瞄准中成药二次开发和现代创新中药研发两个方向,大力开展机制体制改革,充分整合资源,弥补产业短板,做强产业长板,协同创新,形成竞争合力。
万企互联 咸阳网站建设 万企微信 IDC主机测评 域名转发系统 IP地址查询 万企工具 超越彼岸BEYOND 六佰号MSDN系统 TOP图标库 六百号技术 众创保洁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