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陕西中药研究所(陕西医药信息中心)网站!
当前时间:
陕西中药研究所(陕西医药信息中心)
咨询热线
029-33213061 / 33213060
网站首页 新闻资讯 行业动态 详细内容
2012年上半年我国医药外贸形势分析
发表时间:【2012-09-13】
字体大小:【放大】 【正常】 【缩小
浏览次数:【1906】次

      2012年,世界经济在艰难中前行。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速都明显放缓。而欧债危机愈演愈烈,中东战火越烧越旺,给风雨飘摇的世界经济带来了更大的不确定性。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中国经济未能延续近年来的高速发展态势,GDP增速回落到8%以下,外贸增速也仅为8%,较去年同期回落近18个百分点。中国医药外贸表现虽好于外贸整体水平,但出口增速明显放缓,所幸进口增长迅速,整体发展前景仍值得期待。 
    上半年中国医药外贸运行平稳 
    根据中国海关统计,截至2012年6月底,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总额390.35亿美元,同比增长12.99%.中药、西药和医疗器械三大类商品进出口额同比分别增长11.17%、12.11%和14.76%,均呈稳步发展态势。 
    1.出口量价齐升 
    2012年1~6月,中国医药产品出口总额233.42亿美元,同比增长9.17%.出口呈现以下特点: 
    特点之一:总体量价齐升,价格上涨明显。 
    1~6月,中国医药产品出口数量增长了5.14%,出口均价增长了3.83%,总体呈现量价齐升的可喜局面。三大类出口商品中,医疗器械类和西药类商品出口量价齐升,只有中药类商品出口数量下降,幅度为11.34%.就金额而言,医疗器械类出口增长最大,为13.93%,中药类和西药类出口增幅分别为9.57%和6.55%.值得注意的是,三大类商品出口均价都有上涨,中药类涨幅最大,达23.58%,医疗器械类次之,上涨6.78%,西药类也上涨了6.17%.生产成本上涨促使出口价格上涨,但由于主流市场增长乏力、主要竞争对手货币贬值,市场竞争激烈,出口价格上涨幅度低于成本上涨幅度,企业利润状况并无改观,中药类产品还因价格上涨过大影响了出口量,1~6月出口量同比下降达11.34%. 
    特点之二:主流市场基本稳定,新兴市场增涨较快。 
    1~6月,中国医药产品出口到219个国家和地区,亚洲、欧洲和北美洲是我国医药产品主要出口市场,出口额比重高达86.43%.1~6月,我对三大市场出口额均有所增长,对北美洲出口增幅最大,为14.07%,对亚洲和欧洲出口的增幅也均超过5%,显示我出口主流市场保持了稳定增长的态势。三大市场表现各有差别,亚洲市场量价齐升,但幅度在5%以内,属稳中有升;北美洲市场数量小幅下降,但价格上涨明显,涨幅达16.54%,反映了北美洲市场商品结构有所调整。欧洲市场则相反,出口量增长了11.18%,但价格下跌4.95%,反映了欧债危机阴影下的欧洲市场需求虽未减少,但价格竞争更加激烈。新兴市场的增幅更为强劲,如我对大洋洲出口额增长28.77%,对非洲出口增长21.26%,增幅明显超过传统市场,显示了新兴市场的活力。但由于新兴市场目前规模较小,其快速发展对中国医药整体出口拉动并不明显。 
    中国医药产品主要出口发达国家的格局没有改变,我医药产品出口前10大目的地依次是美国、印度、日本、德国、韩国、荷兰、中国香港、英国、意大利和澳大利亚。
    我对前10大目的地的出口额占我出口总额的比重高达57.55%,可见中国医药产品出口市场仍然比较集中。除德国外,我对前10大出口目的地出口额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半数的增幅在10%以内,反映了发达国家的医药市场也受到了经济不景气的影响。增幅超过10%的有四个国家,其中对澳大利亚的出口增幅最大,达32.94%,对英国的出口增幅也超过20%. 
    特点之三:大类产品表现各异,龙头品种形势尚好。 
    医药产品类别差异大,上半年表现分化明显。中药类产品因原料价格上涨,总体出口价格上涨较大,出口数量明显萎缩。如保健品出口价格上涨近26.62%,但出口量下降超过16%.中药材及饮片出口价格上涨20.93%,出口量也下降近14%,提取物、中成药虽是量价齐升,但数量增幅不到4%. 
    西药类产品中,西成药出口数量和均价均大幅上涨,最终出口额增长超过33%.西成药出口的大幅增长,一方面是跨国药企不断扩大在中国的生产性投资的结果;另一方面,中国越来越多的企业生产线通过欧美等高端市场质量认证,也使中国有能力承接更多的国际西成药生产向中国转移的结果。而我国传统优势产品西药原料药出口数量基本稳定,均价因成本上升有所增长。生化药虽量价齐跌,但跌幅在2%以内,基本保持稳定。 
    医疗器械类产品中,一次性耗材、医院诊断与治疗设备和口腔设备与材料出口量价齐升,金额增幅在17%~31%之间,发展势头较好。其中,医院诊断与治疗设备出口数量增长近13%,且均价上涨近5%,反映了我高端医疗器械发展的良好势头。一次性耗材出口均价上涨22%,出口额增长超过30%.医用敷料量升价降,幅度均超过10%.保健康复用品则相反,数量下降近9%,价格上升近17%. 
    大宗龙头品种出口形势尚好,出口额排名前10位的品种中,60%的品种出口额实现增长,且50%的增幅在16%以上,其他已配定剂量的药品出口额增长53.23%排名第一。但40%品种的出口额同比下降,也值得业界重视、深思。如肝素及其盐出口价格下降20.43%,出口量也萎缩7.66%,最终出口额下降26.53%,排名降幅第一。其他抗菌素因价格上升近58%,出口数量下降达43%. 
    特点之四:民营企业江山半壁,三资企业贡献四成。 
    1~6月,具有出口实绩的医药企业共有24089家,其中,民营企业占比75.87%,三资企业占比17.36%,国有企业占比6.75%.民营企业完成了60%的出口量和46%的出口额,占据出口的半壁江山。三资企业虽只完成了30%的出口量,却完成了37.5%的出口额,贡献率几近四成。三类企业中,民营企业出口量价齐升,出口额同比增长近17%.三资企业出口数量增长6%,价格微降。国有企业出口均价最高,且同比上涨12%,但出口数量也下降超过11%. 
    2.进口增长强劲 
    2012年1~6月,中国医药产品进口总额156.93亿美元,同比增长19.21%,高于出口增幅10个百分点,反映了国内医药市场的蓬勃发展和中国企业的国际化程度的不断加深。进口呈现以下特点: 
    特点之一:三大类产品进口强劲增长,中西药价格明显上升。 1~6月,三大类商品进口持续增长,进口额增幅在15%到22%之间。其中西药类产品进口额涨幅最大,达21.33%,国内医药市场需求明显增长。西药类和医疗器械类商品是我国进口的主要产品,比重高达97.58%.1~6月,两大类产品进口量价齐升,医疗器械类商品进口数量增长近13%,中药类商品进口均价上涨16.99%,西药类商品进口均价也上涨了12.12%,反映了进口医药产品的档次在提升。 
    特点之二:欧美市场价格高企,亚洲市场供应量激增。 
    欧洲、北美洲是我国医药产品进口主要来源地,比重高达72.85%.1~6月,我从欧、美进口额同比增长幅度较大,分别为21.7%和20.9%.其中欧洲市场是数量微降,价格劲升,价格涨幅近25%;北美洲市场正好相反,价格微降,数量急升,升幅超过23%.在国内医药市场稳定增长的情况下,主流进口来源市场量减价升,反映了我进口产品的结构在优化,国内的配套供应能力在增强。另一重要的进口市场亚洲,进口数量明显增长,增幅近16%,尤其从中东市场进口量增长幅度达105%,从东盟的进口数量也增长近29%,反映了亚洲市场的供应能力在迅速增强。 
    我国医药产品进口来源国排名前10的是美国、德国、日本、瑞士、法国、爱尔兰、英国、意大利、瑞典和韩国,我从前10国的进口额占进口总额的比重高达74.27%,反映了我国医药产品进口来源地集中度较高,主要来自发达国家的格局保持稳定。我从10国的进口额普遍有10%以上的增长,60%的进口额增幅超过20%,从意大利进口增幅超过44%,瑞士增幅也近39%,反映了主流进口市场的稳定发展。 
    特点之三:制剂进口居首,高端设备靠前。 
    西成药位居我进口医药产品之首,进口额近50亿美元,占进口总额的比重高达30.42%.医院诊断与治疗设备以43.8亿美元的进口额排名第二,占进口总额的比重也达27.91%.这反映了我国在西成药和高端医疗设备方面与发达国家还有不小差距,同时也反映了随着中国医改的深入和国家及个人医疗投入的增加,中国市场对高端医药产品的需求上升较快。 
    排名前10位的进口品种中,金额最大的是其他已配定剂量的药品,金额达29.80亿美元,增幅为35.34%.40%的品种属于医院诊断与治疗设备,这反映了我医保产品在技术上与发达国家尚存一定的差距。 
    特点之四:三资企业一方独大,民营、国有企业实力相当。 
    1~6月,中国有医药产品进口实绩的企业有12783家。其中三资企业46.19%,民营企业占比43.76%,数量相当。三资企业完成了49.66%的进口数量和53.95的进口金额,独占半壁江山。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则分别完成了29%和21%的进口数量以及24%和20%的进口金额,贡献相当。但国有企业占全部企业的比重只有9.73%,反映了进口上国有企业的能力明显高于民营企业。 
    中国医药产品进出口形势预测 
    2012年是中国外贸面临较大困难的一年。首先欧债危机愈演愈烈,美日经济萎靡不振,阿拉伯世界动荡不安,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速明显回落,中国医药产品的主要国际市场增长乏力;其次是印度等主要竞争对手货币贬值严重,而人民币尚有升值压力,中国医药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优势进一步削弱;第三,国内环保标准提高、原材料、劳动力等成本仍有增长的趋势,将继续推高中国医药产品的成本,而大宗原料产品的产能过剩引发的低价竞争,将使中国医药产品出口陷入两难境地。因此,2012年的中国医药产品出口形势不容乐观。但由于医药产品的刚性需求和中国医药产品在国际市场的地位短期无从替代,预计中国医药产品出口仍将保持增长,但增幅将有可能回落到10%~15%之间。而国内医药消费需求的快速增长和消费能力的提高将继续维持进口快速发展的态势,预计中国医药产品的进口增幅有可能保持在20%以上,进口增幅继续高于出口增幅。

 

 

万企互联 咸阳网站建设 万企微信 IDC主机测评 域名转发系统 IP地址查询 万企工具 超越彼岸BEYOND 六佰号MSDN系统 TOP图标库 六百号技术 众创保洁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