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食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对植物提行业发展明确支持,以及《植物提取物国际商务标准》的即将推行,作为国内发展最快及主要出口行业之一,2013年植物提取物产业的前景值得我们期待。而回顾上一年热点品种的表现,或对2013年植提市场的走势预判更为清晰。
槲皮素:原料左右行情
2012年,槲皮素的整体需求比往年有所下降,价格也因为芦丁的市场波动而有所起伏,但目前已经进入供应稳定阶段。据植提桥监测数据显示,2012年,槲皮素的市场变化主要集中在3月、5月、9月和11月,每公斤价格在500~800元区间内摆动,分析其原因,主要是受原料市场的影响。预计在接下来的一年时间里,槲皮素市场会有所缓解
叶黄素:步伐略显凌乱
2012年,我国叶黄素的市场并没有显示出乐观的一面,部分叶黄素厂家因为市场低迷而不断地下调价格,市场步伐略显凌乱。2011年,由于全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灾情,色素万寿菊上市量大减,其收获价格也一路高涨,由2010年的1.2~1.4元,每千克暴涨至2元。万寿菊收购价格的高涨,使种植户对2012年的期望值大大提高,导致2012年度万寿菊种植面积增幅远高于往年,市场出现供过于求的态势,于是从万寿菊,到浸膏,再到叶黄素,自产新季节开始便是一路走低。不难预测,2012年农户种植的热情会严重受挫,2013又将是一个消化存货的年份。
辣椒红素:反转迹象凸显
实际上,从2011年下半年开始,辣椒红素行业已经进入到了“不具备原料优势的企业停产倒闭”的阶段,整体行业利润已非常稀薄,生产企业受压制明显。以辣椒红素市场占有率最高的晨光生物为例,辣椒红素业务毛利率从2009年的25.37%,一路下滑至2011年的7.94%。与此同时,自4月19日起,青岛海关、天津海关等地方海关因辣椒提取物出口产品税号归类问题,陆续对有关企业实行布控调查,致使一些企业全线停产,出口停滞。
经过多方努力,2012年9月19日,商会与海关总署关税司在石家庄召开了辣椒提取物企业座谈会,最终对辣椒提取物出口受困问题给予圆满解决:辣椒提取物出口继续使用税则号13021990(退税率15%)报关,各地海关不再给予查处;同时,已受到查处的企业,将不予处罚。
有分析人士认为,2012年各产地雨水充沛,全国各地辣椒产地喜迎丰收,鲜辣椒大量上市。虽然目前整个行业处于利润率下滑的末端,行业反转的迹象凸显。未来一段时期内,随着利润率的稳步回升,行业的发展将日渐明朗化,或将逐步走出低谷。
绿茶提取物:打造国际竞争力
近年来,旺盛的市场需求推动着国内绿茶提取物产量的不断提高。目前,我国茶提取物行业主要产品有茶多酚、茶黄素、茶多糖等,其中茶多酚及茶黄素的产品占据市场份额的71%和15%左右。2012年,我国绿茶提取物主要供应欧美市场,整体走势良好。
在国内市场方面,需求量比较大的产品是茶粉和速溶茶;在国际市场方面,需求较大的规格是EGCG40以及EGCG50,消费群体也比较固定如减肥领域以及抗氧化领域。近几年来,绿茶提取物因为原料、人工成本、增强国际市场竞争力等原因价格在不断的上扬,预计未来市场仍然会继续走高。
白藜芦醇:总体态势平淡
2012年,白藜芦醇需求量与价格开始缓慢回升,但市场总体态势依旧平淡。目前,白藜芦醇行业主要产品规格为50%白藜芦醇和98%白藜芦醇,价格均于2010年5月处于最高位——50%白藜芦醇为1200元/千克,98%白藜芦醇为3750元/千克,以后逐渐下滑,分别降至2012年初的580元/千克和1900元/千克。这个价格对白藜芦醇行业厂商而言,显然利润微薄。
然而,根据国内外关于白藜芦醇的终端保健品、化妆品、食品和饮料等产品的宣传推广,以及国内外消费者对白藜芦醇的认知,长期来看,白藜芦醇需求总量仍存在巨大潜力。预计2012年全球需求量为70吨,2013年达到80吨。
银杏叶提取物:应接轨国际需求
国际市场上银杏叶提取物制剂总销售额估计达20亿~25亿美元,而我国每年出口银杏叶粗提取物金额在2000万美元左右。2012年,国内银杏叶提取物的市场表现出供应稳定的态势,目前辽宁产含量为100%黄酮的银杏叶提取物出口报价为46美元/公斤。
尽管我国银杏树资源保有量占全球银杏树总量的90%,银杏叶总产量长期以来稳居全球第一(估计国内银杏叶总产量在3万吨左右),但我国银杏叶提取物产量在国际上却未能进入世界前列,仅保持在150吨上下,不及德法两国一家公司的银杏叶提取物年产量。
甜菊糖苷:理性开拓“甜蜜事业”
甜菊糖苷的市场需求量比前两年大大增加,但市场整体形势是供过于求,价格频频下调,尤其是2012年以来,甜菊糖苷的市场价格一直持续走低。受当前国内甜菊糖苷库存压力加大的影响,国内甜菊糖苷的生产厂家基本以销售库存为主。种植甜菊叶子的农户因为2011年的价格跳水而积极性大挫,2012年度甜菊叶种植面积比去年减少了50%,约在5万亩左右,产量达1万吨,覆盖范围在安徽明光、江苏东台以及东北海宁等地。其中,安徽明光的甜菊叶市场价格在1万元每吨,江苏东台的甜菊叶子在8000元每吨,东北地区的甜菊叶价格也在1万元每吨左右。
受甜菊糖苷市场不景气影响,预计2013年,甜菊叶的种植面积会继续减少,但甜菊叶不会随之产生上升效应。因为,国内甜菊糖苷的市场库存足够国内外市场近两年的消耗。不过乐观地看,2013年下半年,甜菊糖苷的市场或许会有所好转。
水飞蓟素:行情大起大落
中国作为全球水飞蓟的主要供应国之一,2010年受国际需求量猛增的影响,带动国内水飞蓟行情大幅上扬,产地统货价格从7元/kg左右一跃涨到22元/kg左右。大规模扩种热情换来的丰产溢仓,直至2012年8月中旬产新,市场上仍有陈货供应,面对药市低迷以及库存压力的双重影响下,2012年产区种植规模明显缩水,为2012年供应减少埋下伏笔,致使水飞蓟素的价格有所上扬,但市场需求保持稳定,市场价格波动不大。
青蒿素:资源决定话语权
近几年,青蒿素原料价格出现较大波动,一度较低,2012年又有所走高。以当下国际原料药青蒿素约600美元/公斤的交易价格走势看,仍处在近年来的相对高位。据估计,全球每年青蒿素原料药的消耗量在120~140吨,其中我国产青蒿素约在110吨左右,越南、泰国、印尼、印度和乌干达等国的青蒿素产量合计在20~30吨。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这些国家近年来黄花蒿的种植面积和青蒿素产量增长幅度较大,但估计影响有限。预计在2012~2013年间,国际青蒿素市场总销售额将达20亿美元以上
姜黄素:科研成果推高市场
近年来,由于临床方面的新进展,国际知名科研机构及生产企业对姜黄素的关注度明显提高。因为需求的扩大,国外药企的采购意向已逐步转向我国产姜黄素市场。
然而,我国姜黄素市场在2012年波动起伏较大,尤其是在年初至上半年的时间里尤为明显。主要原因是因为国际市场竞争压力加剧以及印度姜黄的丰收。从2012年2月开始截至5月份,国际市场的姜黄素需求处于饱和状态,导致我国姜黄素的价格频频下调,月降价幅度在11%左右。但由于印度干旱对姜科植物的生长造成了影响,姜黄素的市场从2012年下半年开始价格有所回升,但仍然未回到2012年度初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