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纳米医学是明日之星吗?越来越多的大药厂对此深信不疑。
通过将强效药物装入直径为十亿分之一米的微小颗粒中,以此为超级精准的给药方式提供新的选择,它提高了打击疾病部位的水平,并有望产生更小的副作用。
开发智能药物纳米技术
今年以来,私营企业Bind Therapeutics公司达成了价值总计近10亿美元的3项交易,大药厂对利用微小载体将药物输送到人体特定部位的给药方式的兴趣日益浓厚。
美国Bind公司是吸引大药厂目光的生物技术公司之一,这些生物技术公司开发了各种智能药物纳米技术,尤其在癌症领域。
纳米医学也被运用到疾病的诊断中,这些微小颗粒被用于改善扫描仪的成像效果,并快速检测一些严重的传染病。
展望未来,研究人员希望通过“多功能成像/载药体系”(theranostics)的新方法,将治疗和诊断结合起来,医生由此可以通过药物“监测”患者。
如今,纳米技术领域里的科学家们终于看到了一个转折点。
特拉维夫大学负责管理纳米医学实验室的丹·皮尔(Dan Peer)说:“纳米医学的魅力现在才展现在我们面前。大药厂对这种治疗方法的信心越来越高,未来几年里,将会开展更多的临床试验。”
纳米微粒由聚合物、黄金甚至一种新发现的石墨烯组成,目前,它们正处于不同的开发阶段。根据汤森路透的数据,光是在抗癌领域,有117只利用纳米微粒制剂的药物正在接受评估,它们大部分还没在患者身上试验。
提高药效降低副反应
纳米微粒潜在治疗领域还有炎症性疾病、心脏和大脑疾病,以及疼痛。
在抗癌领域,毒性化合物被用于杀死肿瘤,制药公司希望新疗法能减少药物“地毯式轰炸”所造成的损害。
今年2月,罗氏开发的乳腺癌治疗药Kadcyla获得了FDA的批准,这是第一只抗体-药物偶联物(ADC),该药的副作用,如脱发更小。
罗伯特·兰格(Robert Langer)是纳米医学的开拓者之一,他在麻省理工学院(MIT)负责管理全球最大的生物医学工程实验室。兰格表示,原有的办法不再行之有效,制药公司开始寻找新的途径。
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兰格一直从事给药技术研究,他看到这一领域经历了太多的风风雨雨。
实际上,世界上第一只纳米药物早在1995年就获得了上市批准。当时,FDA给用来治疗卡波西肉瘤(KS)的药物Doxil开了绿灯。KS是一种与艾滋病相关的癌症。
Doxil是一种中空脂肪球,内装有杀死癌细胞的药物,它是医学界的一个突破。在这之后,鲜有其它纳米药物紧随其后。
近年来的科技进步改变了游戏规则。按照设定,Bind公司开发的纳米微粒利用靶向分子到达正确位置,这些分子可识别细胞表层与疾病有关的特定蛋白质。
它们还拥有一层隐形覆盖层,不会暴露于免疫系统之下,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不良反应。
自1月份以来,安进、辉瑞和阿斯利康都相继签约使用Bind公司开发的技术,这项技术最初来自于兰格实验室的研究。
当然,Bind公司并不是唯一之选。去年12月,阿斯利康与CytImmune公司签署了一项协议,双方将联合探索另外一种将微小的黄金颗粒用作药物载体的方法。
阿斯利康肿瘤学研究负责人苏珊·加尔布雷斯(Susan Galbraith)表示,无论是武装抗体还是纳米微粒,都将提高成功几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