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菲”可救重症,中药也不等闲。香囊、颗粒冲剂,甚至漱口液等形式提高甲流免疫力。
“单纯中医药治疗能有效治疗甲流轻症,中药与达菲合用对甲流病情较重者来说是一种可行治疗方法。”她表示,对于重症和危重症患者,中医药要尽早介入,最大限度降低病死率。
截至目前,全省中医院已运用中医药预防甲流达98万人次,中医药参与治疗流感病例12.7万例,其中甲流确诊病例1163例。
“特制漱口液可清洁咽喉”
同时还推出一系列用中药制成的预防流感香囊,有小儿香囊、成人香囊、挂车香囊等。“平时可以把香囊挂在胸前或装在口袋里,到了人群密集地,若觉得不舒服就可以吸两口。中医把这个叫芳香辟浊。”专家同时提醒,由于香囊中含有中药挥发药,孕妇及过敏性体质者须慎用。
病毒从呼吸道进来,咽喉是必经之地,所以给咽喉创造一个好的环境很重要。现在感染甲流的病人多是先有内热,再外部受凉引起,所以先解决内热。
除此之外,还有中药饮片包、挥发液、香疗烛、香疗膏、蒸熏剂等同时推出。朱敏称,这些产品都是根据各级中医院几个月以来的防甲流处方,后与厂家研制,所以已在实践中应用。
DIY防甲流
中药香囊主要配方:苍术、广藿香、八角茴香、艾叶。
自制漱口液:板蓝根、金银花、白茅根各15克,加300毫升水煎至200毫升。(广东省甲型流感中医专家组组长朱敏推荐)
自制防甲流药水:白茅根15克,桑叶10克,板蓝根10克,紫苏叶10克用清水煎服。(省第二中医院副院长王清海推荐)
“邓老荐方”
预防甲流基本方:桑叶10克、菊花10克、银花10克、连翘10克、葛根20克、大青叶15克、淡竹叶10克、芦根15克、薏苡仁15克,甘草5克。
发热怕冷者,可加柴胡10克、青蒿(后下)10克;明显怕冷者可加荆芥(后下)5克、防风10克;咳嗽明显者可加桔梗10克、北杏10克。
湿重见呕吐、腹泻或舌苔滑腻者,加藿香10克、佩兰叶10克;咽痛者加玄参15克、牛蒡子10克。
此方适用于流行期间易感人群,每日一剂,清水煎服,早晚各一次,连续3-5剂。儿童、老人用量酌减。
来源:中国药材GAP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