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两部中医药古籍入选《世界记忆亚太地区名录》
我国的两部中医药古籍《本草纲目》和《黄帝内经》日前成功入选《世界记忆亚太地区名录》。卫生部副部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说:“中医药不仅具有医学性质和自然科学属性,而且具有文化和哲学性质及人文社会科学属性,体现人文与科学的统一,两部典籍的入选是中医药进入世界文献遗产保护工程的一项重要成果。”
《本草纲目》是一部集几千年天然药物使用知识和经验的百科全书式中药学经典。书中详细描述了1892种植物、动物、矿物等类药物的名称、产地、形态、栽培、采集、炮制以及它们的药性和作用。书中首创了科学的药物分类法,提高了生物学分类的准确性。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评价它是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此次申报的《本草纲目》档案文献,为1593年金陵胡承龙刊刻的原始木刻本,也是该书的原始版本,是迄今为止唯一一个由李氏家族自己编纂的版本。其在国内和国际的影响都是极为珍稀和无可比拟的。
《黄帝内经》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奠基性著作,成书于距今2200多年前的中国战国时期。该书系统总结了公元前2世纪以前中国古代传统医学的实践经验,把中医药学发展所积累的宝贵经验与自然科学知识、哲学思想很好地结合了起来,揭示出中医学的生命观、思维方式和认知方法。《黄帝内经》所构建的理论体系和医疗模式至今仍然被传统医药学运用和西方医学借鉴,是世界医学和人类文明发展的最好见证。
《本草纲目》是一部集几千年天然药物使用知识和经验的百科全书式中药学经典。书中详细描述了1892种植物、动物、矿物等类药物的名称、产地、形态、栽培、采集、炮制以及它们的药性和作用。书中首创了科学的药物分类法,提高了生物学分类的准确性。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评价它是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此次申报的《本草纲目》档案文献,为1593年金陵胡承龙刊刻的原始木刻本,也是该书的原始版本,是迄今为止唯一一个由李氏家族自己编纂的版本。其在国内和国际的影响都是极为珍稀和无可比拟的。
《黄帝内经》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奠基性著作,成书于距今2200多年前的中国战国时期。该书系统总结了公元前2世纪以前中国古代传统医学的实践经验,把中医药学发展所积累的宝贵经验与自然科学知识、哲学思想很好地结合了起来,揭示出中医学的生命观、思维方式和认知方法。《黄帝内经》所构建的理论体系和医疗模式至今仍然被传统医药学运用和西方医学借鉴,是世界医学和人类文明发展的最好见证。
来源:科学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