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陕西中药研究所(陕西医药信息中心)网站!
当前时间:
陕西中药研究所(陕西医药信息中心)
咨询热线
029-33213061 / 33213060
网站首页 新闻资讯 行业动态 详细内容
新疆科学家首次从骆驼刺中成功提取抗癌化合物
发表时间:【2010-06-23】
字体大小:【放大】 【正常】 【缩小
浏览次数:【1975】次

      新疆广袤的荒漠戈壁上生长的骆驼刺,除了具有保障生态安全的功能外,还有其他重要用途吗?我区科学家经过4年的研究发现,从骆驼刺中分离出来的一些化合物,在抗氧化、抗过敏、抗肿瘤等方面具有良好表现,其全新化合物抗癌活性为首次发现。该项成果于本月初通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厅组织的成果鉴定。《中国现代中药》、《中国药学杂志》等最新发表了其研究成果。
  骆驼刺是我区干旱沙漠地区特有的一种落叶灌木,该植物能分泌糖类物质,干燥后收集的刺糖是少数民族用于治疗腹痛腹胀、痢疾腹泻、滋补强壮、平衡体液和异常胆液质的民间用药。
  从2004年起,自治区中药民族药研究所、自治区民族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成立了专家攻关课题组,对骆驼刺各提取部位进行全面、系统的药理活性筛选,同时进行抗氧化、抗过敏、抗菌、抗炎、抗肿瘤6个方面的研究。
  据项目设计、自治区中药民族药研究所所长贾晓光介绍,课题组通过提取、分离、纯化,对骆驼刺、刺糖活性化学成份进行系统研究,分离鉴定了50个化合物,其中14个化合物为骆驼刺属植物中首次发现,4个为骆驼刺植物中首次发现,而新化合物异黄酮木脂素的发现则是全新的化合物。此类物质在“自然界中很难发现”,对鼠肺癌细胞株显示出中等强度的诱导活性,“预示具有抗癌应用价值”。
  通过研究发现,骆驼刺植物中发现的全新化合物和异黄酮类多个化合物,可作为骆驼刺药效作用相关的先导化合物为进一步研制抗过敏、抗肿瘤、抗溃疡,抗菌维药提供科学依据。
  那么,传统少数民族医药中利用刺糖治疗腹痛腹泻,其药理作用是如何实现的呢?课题组在研究中发现,骆驼刺正丁醇提取部位对豚鼠肠推进有显著抑制作用,是通过抗乙酰胆碱抑制肠蠕动从而发挥治疗腹痛腹泻的。
  研究发现,骆驼刺正丁醇提取物的抗过敏性,对正常细胞生存无显著性毒副作用。专家认为,这为开发抗过敏制剂提供了理论依据。该项研究在国内尚属空白,有明显的创新性。
  骆驼刺正丁醇提取物低、中、高剂量组的抗溃疡性结肠炎试验发现,与模型组比较,粘膜炎症及浅表糜烂明显改善。
  由新疆医科大学药学院高晓黎教授、新疆军区药检所药理学主任药师耿东升、新疆药品检验所业务科主任马晓康等7位专家组成的鉴定委员会认为,该项目“探索了骆驼刺药效作用的有效部位,方法先进,数据可靠,有创新性发现。”
  鉴定委员会认为,“项目经济和社会效益大,科学技术水平属国内首创,技术成熟,应用价值很大,这项基础研究对维吾尔药的标准化、规范化起到了示范作用。”

 

 

                                                                   来源:中国药材GAP网

万企互联 咸阳网站建设 万企微信 IDC主机测评 域名转发系统 IP地址查询 万企工具 超越彼岸BEYOND 六佰号MSDN系统 TOP图标库 六百号技术 众创保洁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