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陕西中药研究所(陕西医药信息中心)网站!
当前时间:
陕西中药研究所(陕西医药信息中心)
咨询热线
029-33213061 / 33213060
网站首页 新闻资讯 行业动态 详细内容
清热解毒类中药注射液将迎发展新契机
发表时间:【2011-08-11】
字体大小:【放大】 【正常】 【缩小
浏览次数:【1709】次
    苏州市药学会医院药学研讨会日前在苏州三元宾馆成功召开。会议特别邀请了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主任药师、苏州市药学会理事、苏州市药理学会临床药物评价专业委员会委员顾希钧教授作了题为“抗菌药物的临床合理应用与行政干预”的专题报告,近百名临床药师、临床专家参加了此次会议。
  顾希钧教授从事临床药学研究40年,在临床合理用药研究方面成绩卓著。他结合自身经验,对《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进行了解读。顾希钧对北京、上海、江苏、重庆、广州等地抗菌药物临床使用情况的调查结果及国内14家重点医院的细菌耐药监测情况进行了分析,让与会者深入了解到目前我国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的形势之严峻,细菌耐药情况之令人堪忧。顾希钧还从临床应用的角度出发,用生动有趣的临床实例,阐述了合理用药的基本思路、联合用药与预防用药的指征,并对临床药师如何与临床医师在抗菌药物的使用上进行沟通提出了建议。他表示,通过这种有效沟通,可以进一步改善抗菌药物的治疗效果,减少细菌耐药性,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与会人员纷纷表示从顾希钧教授的报告中获益匪浅,并向他咨询抗菌药物临床使用的各种问题,会议气氛十分热烈。
  随后,有关专家结合痰热清注射液的“689”物质基础研究,又作了题为“中药注射剂质量控制的研究和趋势”的学术报告。
  报告指出,为了加强对中药注射剂的技术研究和质量控制,2007年12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了《中药、天然药物注射剂基本技术要求》,对中药注射剂的药学、药理毒理、临床等研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质量研究方面,规定注射剂中所含成分应基本清楚,应对注射剂总固体中所含成分进行系统的化学研究,多成分制成的注射剂,总固体中结构明确成分的含量应不少于60%;可测成分应大于总固体量的80%;经质量研究明确结构的成分,应当在指纹图谱中得到体现,一般不低于已明确成分的90%。
  根据上述文件的要求,上海凯宝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与上海市食品药品检验所、重庆大学等科研机构联合,从用于配液的5味提取物所含化学成分分析鉴定入手,结合痰热清注射液制剂生产工艺,对痰热清注射液展开了“689”物质基础研究。
  这项研究已于2011年3月初完成。研究结果显示,在痰热清注射液总固体中,80.8%成分可测,80.8%成分结构明确,明确结构的成分中93%的成分在指纹图谱中可指认,基本阐明了痰热清注射液的物质成分基础——达到了中药注射剂“689”国家技术标准。此项研究为现代复方中药注射液的开发进行了成功地探索,对推动中药现代化研究的新思路、新方法起到了积极的示范作用。
  痰热清注射液由熊胆粉、黄芩、山羊角、金银花、连翘配制而成,具有抗炎、退热、祛痰等综合功效,广泛应用于肺炎、支气管炎、上呼吸道感染等疾病的治疗。因其质量可控、安全性高、疗效确切,被称为现代化中药注射剂,在清热解毒类中药注射剂中市场占有率一直排在前列。《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中提出,要对抗菌药实行分级管理。有专家认为,抗菌药实行分级管理,一方面会使临床抗菌药物滥用行为受到严厉打击;另一方面,则为具有抗菌消炎作用的清热解毒类中药注射剂的发展提供了契机,特别是对疗效确切、安全性高、生产质控先进的现代化清热解毒类中药注射剂的市场扩张提供了绝佳的机遇。
  但是近年来,某些中药注射剂安全事件频发,使人们对中药注射剂安全性的关注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自痰热清注射液上市以来,上海凯宝药业采取各种措施,持续提高其产品质量:开创了“依证随方确认提取有效成分”的先进理念;从药材源头加强质量控制,痰热清注射液全部选用道地药材进行生产;使用的生产、质量控制设备都是国内外最先进的高端设备,已经做到无菌化生产;企业内控标准比国家法定标准高出多项;积极开展痰热清注射液用药安全教育活动,以保证合理用药、安全用药。凯宝药业在提高产品质量上一直锐意进取、敢为天下先,痰热清注射液是首批采用“指纹图谱控制技术”,完成大样本四期临床实验的药品,是目前首批完成“689”物质基础研究的现代化中药注射剂。
  因此,有关专家预测,抗菌药物实施分级管理后,清热解毒类中药将迅速扩张市场,凯宝药业也将凭借痰热清注射液安全高效、质量可控的良好口碑迅速扩大市场,攀升又一个发展高峰。
万企互联 咸阳网站建设 万企微信 IDC主机测评 域名转发系统 IP地址查询 万企工具 超越彼岸BEYOND 六佰号MSDN系统 TOP图标库 六百号技术 众创保洁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