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陕西中药研究所(陕西医药信息中心)网站!
当前时间:
陕西中药研究所(陕西医药信息中心)
咨询热线
029-33213061 / 33213060
网站首页 新闻资讯 行业动态 详细内容
中药如何更好的进入国际市场
发表时间:【2013-07-23】
字体大小:【放大】 【正常】 【缩小
浏览次数:【2111】次

      日本、韩国、东南亚以及西欧的一些草药企业从中国低价购入原料药就地粗加工,运回本国精炼提取制剂后以高价返销的现象日益严峻,这不仅对中国中药产业是一个很大的冲击,对中国经济的健康发展也将造成威胁。
  

    专家认为,洋中药科技含量高、用料考究、定位简单明确等优势都是其快速发展的原因。

    洋中药最大的倚仗还是在质量上的优势,即质量标准规范程度高。特别是欧洲一些国家的植物药制剂,一般以标准提取物或有效成分标示剂量,中国质量标准与之相比较欠规范化、标准化和重现性差。
  

    对此,业内人士认为,中国应尽快建立符合中医药理论的中药质量综合评价体系,成立专门机构指导农民合理使用农药、化肥。同时,企业应加大科技投入,提升中药产品质量,加快中药产业化、国际化进程。


    其实,为中国中药“保质”的关键之一就是制定严苛的种植生产制造标准,而这也能帮助中国中药更好地进入国际市场。
  

    有数据显示,中国企业在国外申请的中药专利有3000多项,而外国企业在中国申请的中药专利都高达1万多项。有不少业内人士表示,中国企业由于担心推高中药的研发成本,无法对每种药进行大量的临床药理试验,无奈加大了申请专利的难度,而且不少中药存在保密的秘方,尽管疗效显著,但药理却难以验证。

  
     中医药进入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就要遵循国际市场的游戏规则。在国外,药品要标明定量和定性的研究结果以及详细的说明,包括成分组成、作用机理等等,而且国外对药品重金属、农药残留、野生动物成分监管等方面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德国一家中药企业生产的艾者思排毒制剂,量化标准就极其严格,每5克药品中必含有15毫克的番泻果苷,剂量精确没有丝毫偏差。在国外,从药材选种、育苗开始,到药理研究及临床功效,国外中药企业都有数据指标。而中国企业在中药制剂加工过程中,还要靠‘手工’确定各类药材含量,‘中’药失去市场的原因自然不言而喻。

万企互联 咸阳网站建设 万企微信 IDC主机测评 域名转发系统 IP地址查询 万企工具 超越彼岸BEYOND 六佰号MSDN系统 TOP图标库 六百号技术 众创保洁服务